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2-17 11:00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分享到:
微信
X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111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陵水黎族自治县县长 李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和省委七届历次全会部署,对标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进、好、优”的态势,各项工作基本达到年度预期目标。

  ——“稳”的格局在巩固。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77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5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57人。金融稳,辖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6.7亿元,保持增长势头。外贸稳,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14%。外资稳,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外资外贸均居全省前列。投资稳,新增市场主体6430户、同比增长24.3%,其中新增企业1501户。预期稳,在全面实施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地区生产总值企稳回升,全年预计完成163.1亿元,同比增长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6亿元,同比增长10.5%。

  ——“进”的动力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3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占比上升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32538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4279元,同比增长8%。电商网络交易额19.2亿元,同比增长20.8%。全省布局25个省重点产业园区,我县占4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凸显陵水广阔发展前景。

  ——“好”的势头在显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50.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5:18.7:50.8,经济结构更加合理。预计接待游客5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5亿元,分别增长5%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6%11家互联网企业进入省互联网平台数据库,入库企业总数达到58家,营业收入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35.4%

  ——“优”的品质在提升。全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陵水召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新水平。全县整体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优良,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优,城镇内河()水质大幅提升。光坡镇米埇村荣获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陵水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考核,新村镇、群英乡荣获海南省卫生镇荣誉称号,全县17个村荣获全省卫生村称号。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营商环境谋长远之策,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5.4亿元。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开业、注销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全网一个流程、一个标准,全岛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推行综合窗口受理制度,23个单位418审批服务事项集中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出件。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将省政府批复的322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审批。试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审批时间由法定15个工作日降至1个工作日。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小型汽车、货车、中型客车跨省异地检验,身份证自助申领等多项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相继落地,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对标自贸港建设,扎实开展“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82个,开工138个,开工率75.8%;社会投资项目47个,开工35个,开工率74.5%。积极参加5批海南自贸试验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19,完成投资4.3亿元。新汽车站全面建成运营,文黎大道全线贯通,陵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新村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试运行,黎安海风小镇工程完成收尾,环岛天然气管网陵水段即将建成,安马大桥项目加速推进,中心大道(二期)实现开工建设,为陵水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动力进一步聚集。四大省重点产业园区稳步推进,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体化招标工作顺利完成,润达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成405亩高科技农业生产大棚,清水湾信息产业园新增注册企业37户,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坚持精准招商,在水产苗种繁育、海洋旅游方面签约3个项目,协议投资额26亿元。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实行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发放“陵水人才梧桐树卡”,共引进各类人才1156名。在全省率先成立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启动“雅乐汉语桥”培训活动,为国际人才免费提供汉语培训。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走出去”,选派3名业务骨干赴其他自贸试验区跟班学习,提升推进改革开放的能力

  (二)聚焦经济建设行固本之举,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有序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县冬种瓜菜总产量达到31万吨。以圣女果、芒果为主导产业的陵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海南陵水农业科技园被授予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广陵高科被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县被农业农村部评定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积极创建农业品牌,新增“陵水礼亭椰子”等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63个,“陵水圣女果”、“陵水荔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雷丰芒果、南湾猴岛景区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标准化考核验收。持续发展庭院经济,建设18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庭院经济种植面积达到4504.93亩,超额完成我县庭院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成功举办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元宵喜乐会、国际青年狂欢节等文旅活动。富力海洋欢乐世界麦迪卡斯水乐园项目开业运营,红角岭、大里等乡村旅游点升级改造,成为陵水旅游观光新名片。碧乐时光•珊瑚汇商业广场建成运营,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全县四家A级景区通过省级复核检查。

 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显现。开通5G基站7处,全省首个基于“5G+海洋牧场”的示范项目——网箱生物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在陵水深海养殖场试运行,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进入实施阶段。互联网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预计完成产值9亿,同比增长30%国家南繁(安马洋)科研育种基地配套服务区项目动工建设。科学布局热带海洋水产鱼苗产业发展和繁育基地,鼓励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全年繁育各类鱼苗超过16亿尾,成品鱼产量超过1.4万吨。

  (三)聚焦乡村振兴补发展之短,农业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在2018年海南省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二名。2019年,我们顺利完成12833436脱贫退出任务,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农村居民住房、医疗、教育、饮水安全等得到有效保障,英州美月小西瓜、本号军普火龙果、光坡澳洲小龙虾等扶贫产业集约化、规范化、组织化经营取得良好成效,稳定脱贫基础更加坚实。

农业农村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夯实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创新土地政策和制度。基本完成6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和11万亩橡胶生产保护区的划定试点工作。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工作。

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关键性成效。完成50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43%。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建设标准,完成农村改厕6390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取得长足性进步。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98%,改造道路285公里,改造危桥34座,农村公路全面改善,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全县所有自然村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做到自然村光网村村通。文隆水厂扩建工程建成供水,吊罗山林场水厂、本号水厂加快推进,一批农村供水管网完成修复,农村供水得到有力保障。

(四)聚焦优势本钱护自然之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整改工作有效推进。全力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对交办件当天核实、立即整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信访交办件共106件,已全部办结;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已办结80件,阶段性办结70件,办结率99.3%,剩余1件正加快整改。

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定农业用水收费标准,建立节水价格机制。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控,动工建设岭门农场东风队等污水治理项目,完成群英乡走装水库、本号镇黎跃水库等4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全国专项行动期间发现的119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非法采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总体完成80%以上。全面排查入海排污口,逐一制定整治方案,保障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提升。加强新村、黎安潟湖生态环境保护,对全部1112户渔排养殖户逐户装订编号,依法拆除养殖渔排127户,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管控。

大气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加强秸秆禁烧宣传管控,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秸秆还田面积超过15万亩,土壤肥力明显上升。加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巡查管控力度,春节期间回收处理烟花爆竹6万多件,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新增38辆公交车和30辆出租车采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74.7%,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指标任务。

国土空间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全县总体规划为基础,编制实施三才镇镇区和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理顺农房报建机制,农房报建难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居民报建发证率79.9%。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推进违建别墅和“两违”整治工作,处置销号“两违”图斑14129宗,处置销号违建面积286.81万平方米,完成总量销号宗数和销号违建面积分别占66.63%61.52%。全年依法拆违面积48.97万平方米,率先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特别是依法处置了外界极为关注的“国茂·清水湾”违建项目,有力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五)聚焦民生保障建久安之势,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学前教育增加2453个普惠性学位,进一步解决入园贵、入园难问题。启动中小学生游泳普及教育,建设12个游泳池覆盖所有乡镇。中考综合成绩排位首次跻身全省第9;高考700分以上及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县5所中小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民大附中陵水分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签约落户陵水黎安旅游教育文化产业园,陵水教育开创新局面。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主会场活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送文化下乡84场,送公益电影下乡2084场。做好革命史料收集和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桥山遗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村镇疍家渔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存历史文物、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区创建工作,举办乒乓球、篮球等多项赛事活动。我县连续7年位居海南省少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女子团体奖牌榜首位,陵水体校荣获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称号,是全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体校。北斗小学4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民生保障取得新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推进,县妇幼保健院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省唯一一家妇幼保建机构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有效防范登革热疫情,通过“好医生”项目引进8名学科带头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降至16%,为企业减轻养老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2802万元。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保障一扶持”,通过教育补助、医疗救助等保障基本需求。建立贫困群众医疗服务“一站式”结算平台,构建“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主动服务模式。全县9家养老院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罗、英州等4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生猪等畜禽存栏量稳步回升。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县公安局被省公安厅授予维稳安保集体二等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等专项整治行动,侦破涉黑恶案件68起,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6起,打掉恶势力团伙15个,抓获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30名,连续8年实现命案全破,吸毒人员占总人口比例降至3.7‰。创新城乡综合治理格局,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称号,陵水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做法被司法部誉为“枫桥经验”之“海南模式”,英州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12345+网格化”管理模式荣获全国“先锋奖”“金数奖”和“金铃奖”。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危化品、高铁等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六)聚焦行政效能成长治之业,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机构全面优化。全面落实行政单位机构改革,县政府工作部门调整为27个,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以外,政府部门对外行政执法事项划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

依法行政全面加强。落实《海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规定》,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加大《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执行力度,强化城市管理和交通违章治理,推动“双创”工作取得较好进展。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及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代表建议110件、委员提案115件,办复率100%

 行政效率全面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了一批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全力以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完成清偿总量82.0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认真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大力提倡少开会、开短会,推行“多会合一”,县政府和县政府部门下发文件减少40%。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办事所需材料不断减少、审批时限不断压缩、网上政务广泛应用,企业和群众办事前所未有的便捷高效。

 廉政建设全面巩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三十三条实施细则,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2.9亿元,压减幅度达28%。紧盯政策落实、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建设和权力规范运行,开展审计项目28个,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效能。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新的局面,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海事、气象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房地产全面调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机构改革人员流转,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污染防治更为紧迫。可以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经受的考验比预想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实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挥洒汗水拼出来的。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陵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部门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陵水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生动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三是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五是毫不动摇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六是毫不动摇坚持依法行政、建设廉洁法治政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陵水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我们的工作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三是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四是个别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时间紧迫,污染防治亟待加强;五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六是一些单位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怕担责、推诿扯皮等现象仍然存在,体制机制活力有待释放。对此,我们将积极面对,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全省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动能转换面临阶段性困难,经济运行稳中承压、稳中存忧。全县经济结构转型阵痛依然存在,有效固定资产投资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信心与困难同在。我们将保持定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省委七届历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与2019年度基本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0.79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5%;接待游客总数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控制在15.5微克/立方米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着力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力、挖掘新潜力

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构建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综合窗口受理、证照分离和“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制度创新,优化流程、简化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建立行政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重点监管相结合的高效监管制度。统筹推进农村“三块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程序规范、补偿合理、保障多元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加快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服务监管制度,积极探索退出、流转和有偿使用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全力推动清水湾港区口岸获准永久性开放,打造境外游艇入境窗口,扩大对外开放。

把握设施建设这个基础,构建功能完备的发展环境。完成中心大道(二期)、安马大桥、福清大道等重点交通道路建设,完善交通路网。优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推动电网升级改造,城镇双电源供电达到90%,全年户均停电时间降至15小时以下。扩大5G商用试点范围,支持5G网络基站建设,力争实现城区、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景区等重点区域覆盖5G网络。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气代柴薪”工作。加快黎跃水库改造、本号水厂扩建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运营改革。  

把握重点园区这个关键,构建统一有序的服务环境。加快推动文黎大道延伸线等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征地拆迁新模式,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按照园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明确园区准入条件,严格招商选商,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推动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落地,高层次、高质量建设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中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海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充分依托“两湖两岛”等自然资源和疍家文化,打造具有陵水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区。鼓励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和县级产业园,形成国家、省、县三级产业园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热带果蔬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

   (二)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高标准培育新兴产业。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各行业部门专项规划。充分调动政府与企业两个积极性,支持北斗等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互联网+”在旅游、农业、医疗等各领域融合发展。强化政企协调合作,明确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合作开发模式,推动第一批产业项目落地,促进医疗康养服务发展。加快南繁(安马洋)科研配套服务区项目建设,推动南繁核心区土地有序流转,组织实施新村镇长坡洋、三才镇花石洋等南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动服务保障国家南繁战略,推动南繁成果就地转化,让南繁科研成果更多惠及本地居民。支持生态环保型水产南繁苗种基地建设,推进海水鱼苗种繁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全年海水鱼类苗种产量达到18亿尾。

  高水平发展旅游业。全力办好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引导支持企业举办各类节庆会展和文体赛事活动,丰富旅游消费业态,拓展旅游消费热点。按照国际旅游消费理念,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加大景区旅游公厕及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A级景区、椰级乡村旅游点旅游服务标准化、接待设施国际化,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大旅游领域开放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美食旅游、自驾露营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业优化升级。强化旅游商品设计开发,补齐旅游购物短板。健全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探索实行奖励补贴政策,吸引一批企业扎根陵水旅游业。

 高质量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保持农村土地(指承包耕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促进农产品提质增量,建设不少于2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绿色高效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加强特色农产品培育力度,增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省级著名农产品商标数量。加大农产品品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28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1340个集体经济组织折股量化工作。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3万亩灌区节水设备安装工作。

   (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加快建设小康家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脱贫攻坚靶心不变、重心不移、力度不减,全力巩固脱贫攻坚质量。稳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供给,保持农村脱贫人口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全覆盖。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特色扶贫产业。完善“五带动全覆盖”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实现“输血”“造血”双重提质效应。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就业帮扶,巩固和提高贫困户就业率。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既要“花得出”、又要“用得好”。积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加快建设绿色田园,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以椰子、橡胶、槟榔“三棵树”为重点,鼓励发展热带特色作物,做大做强圣女果、芒果等优质农产品品牌。配套发展预冷保鲜、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业发展产业链。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乡村客栈,推动“互联网+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度假、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市场。

  加快建设美丽花园,推进人居环境增彩。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基本建成37个美丽乡村持续开展“清洁村容、美化家园”为主题的“三清两改一建”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体系,完成73个示范村创建任务。加快推动“厕所革命”,确保完成11258座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优先开展连片整治、整乡(镇)推进,力争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部行政村。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力度,力争创建2个省级卫生乡镇。

  加快建设幸福乐园,促进乡风文明增色。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优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落实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推动移风易俗。

  (四)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保障生态优先战略有效实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红树林湿地公园建设,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从严从实抓好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年内完成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整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促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发展。

坚决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实施。启动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坚持零容忍、出重拳,努力完成年度“两违”图斑和违建别墅处置任务。严厉打击“小产权”房违规售卖,妥善处置房地产风险隐患。继续推进农房报建,确保全年农房报建率不低于80%,保障农村村民“一户一宅”合法权益。健全完善网格化防控机制,加大“两违”整治力度,以最严的措施守住违建“零增长”的底线。

坚决治理水体污染,保障河湖海良好生态系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维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乡镇镇区和南平居、岭门居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完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启动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实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管、运行一体化管理,实现污水处理可持续。夯实河湖保护基础,完成28条省、县级河流、33宗水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加快推进长水洋大排沟、曲港河等5条河流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年底前水质达标。开展入海排污口集中整治,有效管控、治理陆域和海上渔排餐厅污水直排。完成蓝色海湾一期整治工程,启动新村、黎安澙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项目。  

坚决防控大气污染,保持空气质量优良率。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严禁秸秆、垃圾露天焚烧,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源头管控,科学划定管控区域,严防严控,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不受影响。强化扬尘污染、移动源、工业和大气面源污染的管控和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现场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污染。严禁在城区街道祭祀烧纸焚香,提倡文明祭祀。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出行。

(五)全力推进改善保障民生,聚力让群众感受民生温度、增进民生福祉、收获民生幸福

  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班子成员行政级别,推行职级制,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和布局,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公办幼儿园在园学生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持续扩充城区办学空间,增加城区学位,提高乡镇和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分流城区生源,全面消除“大班额”现象。大力开展体艺教育,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7%

 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探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去“行政化”。深入推进“医共体”试点建设,丰富合作内涵,促进县级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服务均质化。加强基层医疗标准化建设,改善提升一批老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标准化覆盖率达100%。继续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防止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大基本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发挥家庭签约医生作用,做好应急疫情防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完善“一站式”报销平台,健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办好书香节、阅读月等全民读书活动。开展书法、摄影文化艺术培训,推进广场舞、琼剧文化下乡,点亮群众业余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桥山遗址等一批历史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有序组织开展体育品牌赛事,加强体育对外合作交流,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完成南门岭公园项目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城”计划,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办好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推动社会民生全面发展。继续实施为民办10件实事。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启动城镇失业率调查工作,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加快推进英州岗山、田仔等地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县城老市场改造任务。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乡镇主体责任,确保5000亩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有效稳定蔬菜价格。鼓励发展畜禽养殖,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肉品供应保障能力。积极主动做好社会保障服务,构建多层次基层医疗和养老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和困境儿童(孤儿)生活补贴标准,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完善治欠保支工作方法,全力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严格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协调处理好“珍珠名邸”项目,积极推动陵江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和文黎限价商品房项目建设,认真策划老县委干部职工保障性住房项目,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切实解决干部群众后顾之忧问题。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着力解决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推动扫黑、除恶、禁毒、治乱取得新成效。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以及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防范各类重大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用“四个最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继续支持驻陵军警部队和国防建设,加强军地协同,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边海防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六)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为民理政的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任务,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陵水。

 完善政府行政体制。加强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事务前后衔接,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和管理真空。要全面落实县委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署,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改革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要全面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合执法机构、执法队伍、执法职责,加快编制执法事项清单,完成人员划转,切实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局面,努力构建管理高效、运行顺畅的城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四大产业园区探索实施“极简审批”改革,坚持“让项目进园区,让园区说了算”,激发园区创新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部门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善于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对不执行制度、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要严肃查处、严肃问责。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有效运行。

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坚持为基层减负,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县政府各部门持续精简文件,压缩文件篇幅,提高文件质量。大力压缩会议,尽量少开会,尽最大努力杜绝“陪会”现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平均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3%。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事业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做到花钱必问、无效必问责,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深入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坚持“新官要理旧账”,政府带头讲诚信、守契约,以政府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

增强政府廉政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履行“一岗双责”,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纠正“四风”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加强重点领域审计监督,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效能和精准度,严格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责任,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各位代表,振兴发展的巨轮正乘风破浪前行,全面小康的曙光正迎面照射而来。站在新的起点,面向美好未来,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奋斗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不断开创陵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陵水新的贡献!

主要名词解释


1.三区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2.两个确保: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全面落实。

3.六大工程: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县道改造工程、窄路面拓宽工程、桥梁建设及危桥改造工程、旅游资源路工程。

4.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5.六个严禁两个推进:严禁秸秆、垃圾露天焚烧,严禁槟榔土法熏烤,严禁在禁燃区内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允许区外露天烧烤,严禁寺庙道观燃烧高香,严禁在城区公共场所祭祀烧纸焚香,推进气代柴薪工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6.新村疍家渔村:包括新村镇海鹰村委会、海燕村委会、海鸥村委会

7.三保障一扶持: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同的政策待遇;有劳动能力且有脱贫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当的产业扶持政策。

8.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9.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0.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1.“三块地”制度: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

12.“十四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13.五带动全覆盖:由企业、共享农庄、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能人带动,覆盖带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4.三清两改一建:清生活垃圾、清生活污水、清禽畜粪便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农村卫生厕所,改村庄道路。建立长效机制。

15.县管校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全部实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校长和教师从过去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6.医共体:医疗联合体的一种组织模式,县域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并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17.两票制:由药品生产企业到药品流通企业开一次购销发票,药品流通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开一次购销发票。

18.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 29-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支持IPV6

主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381301(网站维护电话)

琼公网安备469028020001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80005  琼ICP备05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