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这也是在六年前2018年版基础上, 根据国内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修订完成的。新版指南透露了哪些全新信息?防治高血压有哪些要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达新教授对此进行解读。
新版指南透露,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相比六年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已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高血压“三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中青年人群“三率”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中青年人群(20-59岁)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从1991年到2015年间,60-79岁、40-59岁和20-39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升高了25.1%、87.4%和144.4%。尤其是在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幅最大,且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
周达新说,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男性低于女性,这与理念有关。管理血压常常是“终身功课”,不少中青年男性会觉得“一吃就是一辈子药,岂不是变成了药罐子?”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专家解释,随着年龄增加,血压持续升高,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目前,由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率领团队提出的“泛血管化” 理念已经向世人揭晓:血压高对内脏血管也有很大损伤,容易导致内脏血管老化、出现斑块等。例如高血压肾脏血管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肾小球血管容易闭塞;眼睛血管并发症会导致视力下降,心脏更是如此,高血压会导致二尖瓣、主动脉瓣长期面临压力,致使心脏肥大甚至衰竭,威胁生命。
根据新版指南,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而六年前的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舒张期高血压(简称IDH)较为常见。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与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尤其在亚裔及5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IDH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周达新说,相比六年前而今的血压标准更精准了,这也为“关口前移提前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中青年人群往往舒张压高,初期可能与小血管痉挛有关。临床上看到不少这样的人群,一开始并不当回事,总觉得也就是高了一点不用吃药,反正症状不明显,但殊不知,没有及早干预将会为后续年龄上去血压问题埋下隐患。年轻时不控制好,年长时会导致舒张压和收缩压落差特别大,血管变硬,刚性变强,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卒中、心肌缺血等。
也正因此,目前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痴呆等。在专家看来,理想的血压是≤120/80 mmHg,维持在这一水平更利于身体持续健康。
新版指南提及,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针对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管理,早期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后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重要。血压升高不仅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还与长期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周达新说,“从某种程度上,年轻人的血压管理比老年人更为重要,中青年人群往往忙于工作等,将血压管理抛之脑后,没有症状,也常常忘记吃药。”专家解释,控制血压还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减少饮酒和戒烟等。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还没达到目标血压的中青年患者,建议启动药物治疗。初始治疗可选择单药治疗或小剂量联合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整个降压的过程,应根据病情在4到12周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对于病程较短的年轻患者,降压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但对于合并症多且耐受性差的患者,应适当放慢降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