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健康服务包科普】十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离我们很近!

来源:健康陵水 发布日期:2024-02-28 09:10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分享到:
微信
X

01、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on)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临床可见,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患者患有躯体化症状。胸闷,气短。

02、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03、恐惧症

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于是极力避免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04、焦虑症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05、失眠症

失眠症是对睡眠质和量长时间的不满意状况,可以出现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06、痴呆症

痴呆症反映出我国老龄化进程对精神疾病的深刻影响,分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两种。前者为长期脑血管性疾病的结果,后者则又分为早老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它们的共同表现都是日益加重的很难逆转的智力、记忆力减退,严重者不认家门、不认家人,为此经常走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无法控制。

07、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08、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症、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是女孩的3-4倍。

09、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常被周围人认为是个“怪人”。

10、厌食症

1、厌食症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2、常有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

3、部分病人可以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尽量第一时间干预,以下列出了心理异常发生的十种常见诱因,希望我们都能正视生活中的困境。

01.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着现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重视和要求,离婚率在我国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变故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02.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

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0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其实,适当上网是有益的,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实生活与网络已经没有太清楚的分界线,但如果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愿意正视在现实的所遭遇的挫败,不愿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无力感,那么,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造成心理疾病。

0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无业人员和高校的贫困生。

有些人在遭遇公司裁员后,因一时找不到工作,亦或不愿意从头开始,容易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有家庭的成年人士,怀着对家庭的内疚,在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贫困生”一直是高校的敏感话题。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05.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些人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

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

06.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最苦的是学生,尤其是中学生。

他们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学习压力往往只是诱因,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更是来自家庭氛围、父母关系,有的孩子为了拯救危危可及的家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症状,吃着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的却是父母的心理问题。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请家长一定要自我觉察一下,是不是让孩子承担了太多事不该承担的,比如把对自己未来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或者在孩子身上汲取本应该由伴侣承担的情感需求。

07.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已成为家长和学校都感到较为棘手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却在家长。

他们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

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08.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如买股票、买彩票、买房子、做生意等等。

这其中既有投资的成分,也有投机的操作,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09.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注的大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心理疾病有上升趋势,而其主要是由于缺乏精神关怀所致。

由此可见,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10.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

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

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

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

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

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

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如果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调整,就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温馨提示

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还有很多,生活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能很多我们面对的问题,我们都难以预测或不可改变。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失衡也在所难免。

但是是想提醒大家的就是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是短期的,暂时的,不会对自己造成重大影响的,也可以调节的就不要加重自己的心理阴影。但是一旦发现自己被心理问题所困惑,造成无助,沮丧,抑郁、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了,那请你一定要注意了,很可能形成了心理疾病!请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同样重要!

如何治疗心理疾病?

1、药物疗法

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需要针对性的药物,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如果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相应的药物,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病情就会好转。

2、心理疗法

目前很多医院都有心理科,如果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去心理科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将负面的情绪转变成正面的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运动疗法

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锻炼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减轻自己的内心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让人产生精神上的问题,多做一些运动,缓解一下压力,释放一下情绪,帮助缓解病情。

4、自我释放疗法

心理疾病的发病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病人在初期就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症状很轻,可以进行自我疏解。比如,可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可以出去走走,可以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找人聊聊天,出去旅行,去其他的地方,都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如果病人觉得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心理方面的疾病通常是很难治疗的,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要中途放弃,以免加重病情。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支持IPV6

主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381301(网站维护电话)

琼公网安备469028020001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80005  琼ICP备05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