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2-01-16 11:45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分享到:
微信
X

                               2011年3月18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是陵水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带领全县人民战胜了持续强降雨灾害,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增长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9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增长163.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44:19.9:3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30.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2%,拉动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税收占收入总量的94.03%,增长2.8个百分点。
群众生活水平较快提高。地方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民生投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6.53%、占新增财力的6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390元,同比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14元,增长11.3%。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21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6478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增长15.3%。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我们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制定“十二五”规划这三大机遇,狠抓项目建设,狠抓政策落实。启动修编陵水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城乡商业网点规划,陵水智慧城分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全年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7.7亿元、完成了小妹水库加固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东线高速公路香水湾A区互通立交工程、椰林小溪桥、东环铁路陵水站站前广场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黎安滨海景区、文黎景观大道、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东线高速公路陵城出入口改造、土福湾一号路延长段工程、县城二期供水管网工程、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及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积极落实中央及省下达的资金及项目,完成了廉租住房、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积极推进“三湾”项目,全年投入建设资金55亿元,完成2个酒店项目,新动工项目5个,商品房销售面积57.35万平方米,销售额130.16亿元,同比增长171.3%。
(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以资源换项目,积极引进一批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高效益、无污染的新兴产业。分别与新加坡IDEA-V投资管理公司、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哈城管理咨询公司、北京国浩传感器技术研究院等著名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书或意向书,开发建设天涯互联网产业园、黎安健康城和开发微纳传感器芯片及系统。引进惠普公司在我县建设亚太能源外包服务研究院和IT外包服务学院。为我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产业基础。
旅游业转型实现新提升。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8.4万人次,增长13.6%,旅游总收入3.37亿元,增长5.3%。积极谋划黎安滨海景区项目和陵水海洋主题公园开发建设。香水湾君澜度假酒店、香水湾金缔产权式酒店两家星级酒店的建成营业,增强了我县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强力推进旅游公厕建设,全县新建、改造55个旅游公厕,仅用一年时间率先完成省下达的三年公厕建设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良好。加强以品牌为重点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23.5万吨,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00亩,有机农业认证面积4800亩,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面积7200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面积8.3万亩。有机木瓜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供应产品,荔枝成功进入日本的大阪市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乡镇检测站、农村田间检测点和瓜菜收购检测点“四位一体”的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新造大吨位渔船12艘,全年水产品总量达9.17万吨,同比增长7.1%。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项目引进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全年完成了105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全年推广使用节能灯具4.1万件,新建农村沼气池1500口。依法取缔了一批红砖厂,淘汰铁山造纸厂一条0.6万吨的生产线。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并投入使用。万元GDP能耗下降了2.3%。淘汰落后的产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我们积极推进省下达的各项改革工作:一是集体林权改革,全县确权面积19.68万亩,14002户农民领到了确权证。二是圆满完成了农垦社会保险移交地方管理工作,5059名农垦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发放率达100%。三是采取一次性经济补助退伍军人,鼓励自谋职业。我们在完成省下达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抓好我县改革工作:全面启用电子政务系统,推行公文处理无纸化、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实施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已确认受益户数61346户;在全县116个村(居)委会全面实施“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改革,完成了所有村(居)委会的财务移交;加快实施桃园糖厂破产处置,启动了县盐场、选矿厂两家国有企业的关闭处置工作。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组织的旅游、房地产和农产品“三大促销”活动。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更加注重企业、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客商350人次,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达成了在陵水发展高新技术的协议和意向。加强外贸外经工作,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251万美元,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成果普惠群众。一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我们制定了保障性住房三年规划,在住房类型、套房面积上严格落实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全年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398套、限价商品房895套、廉租住房500套,分配入住廉租住房263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动工建设300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700户。二是解决了机关单位、教育系统等工资拖欠的历史遗留问题,将拖欠的3254万元工资补发到位;提高了低保、五保、农村“五员”和两委人员的生活补贴标准。三是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60岁以上农民全部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四是加大强农惠农财政补贴力度,全年用于各项惠农补贴4419.3万元,同比增长25.7%。实施“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政策,已为农民贷款贴息200万元,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难题。五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415个。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实施教育“两项资助”,将“两免一补”范围覆盖到高中教育阶段;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4171万元,已资助367名贫困生上学;投资4300万元的中山小学新校区已建成,今年春季投入使用。完成妇女儿童十年发展纲要规划54项指标任务,达标率91.5%。积极落实医改工作,全县有21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县已对2725人兑现计生奖励,有1132户计生家庭得到了扶助。加快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建设,完成11个乡镇文化站和30个农家书屋建设,成功承办中国羽毛球世界冠军表演赛、海南省“群艺大舞台”陵水行文艺晚会,城乡文体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多彩。
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工作,迅速恢复灾后重建。去年我县遭受两轮强降雨的袭击,直接经济损失达8.8亿元。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面对灾情,我们坚决做到提前部署,靠前指挥,加强防范,全县党政军民奋起抗洪救灾,把整个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在吊罗山山体滑坡抢险救援中,在组织抢修竹俐水库、万州岭水库中,我们都成功化解了险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工作中,紧急拨付资金2280万元,扶助农、渔民恢复生产;拨付2700万元扶持发展设施农业,投入3000万元,修复水毁水利工程。投入1100万元修复倒塌房屋724间。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意见80件,办理县政协委员提案72件。加强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出台了22个规范性文件。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倾听民情民意、监督政风行风。切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服务职能有效提高,窗口受理行政审批14410件,办结14284件,办结率99.1%。加强食品药品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平安陵水”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积极深化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共完成95个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的结算审计和418个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工作,节约财政资金2.7亿元。
顺利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双拥工作不断加强,重视老龄工作,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气象、地震、残疾人、史志、档案、慈善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开创国际旅游岛建设崭新局面的一年;是陵水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是陵水经济和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的一年,全县各族人民经过奋力拼搏,以丰硕的成果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陵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也是“小康陵水、和谐陵水、生态陵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3.6%,年均递增16.4%,递增速度比“十一五”规划高出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21.2倍,年均递增85.9%,高出“十一五”计划的67.1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2.8:6.6:30.5调整为44:19.9:36.1,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的五年,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改革深入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倍,年均递增80.8%。完成省、县重点项目累计39项。建成日产3万吨自来水厂、陵河下游防洪堤、桃源大桥、椰林大桥、椰林南北主干道、文化体育广场、县人民医院新院、新村渔港一期工程等项目。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雅居乐、富力、绿城、惠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落户陵水,以“三湾”为代表的沿海开发项目掀起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三湾”建设已成为推动陵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五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关系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改革。成功破解两大历史遗留问题:一是破解土地难题。处置闲置建设用地6.78万亩,增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调动了投资商的投资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开发建设,为陵水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二是破解1998年人事机构改革遗留难题,为陵水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内部环境。顺利完成了农垦中小学校和社会保险工作移交地方管理的改革。成立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了衔接省下放行政管理事项工作。有序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全省全面推进林改率先发证的市县之一。政府机构改革、医药卫生、地方税费征缴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的五年,是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现代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我们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做精农业”上下功夫,设施农业由2005年的5000亩发展到2.6万亩,有机农业异军突起,有机木瓜等产品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畅销产品。五年来,我县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8个,成为全国无公害瓜菜10强县之一。“山区橡胶、槟榔经济带,平原区冬季瓜菜特色经济带,沿海渔业经济带”三大农业经济带形成规模。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民生事业快速推进、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来,民生事业共投入25.97亿元,年均递增63.5%。道路、文体、卫生、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县城面积由7.8平方公里拓展至16.3平方公里。累计新建和硬化农村道路529.3公里,建设饮水工程181个,农村电网实现全覆盖;完成101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对246个自然贫困村实施“三集中”的扶贫政策。五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7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23元,分别增长120.8%和8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4.7亿元,增长197.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3537套保障性住房,在全省率先全部消除茅草房,群众住房难得到较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城乡低保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全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适龄少年接受初中教育完成率均达到省的要求。全面消除中小学校危房,扩建县民族中学和职业中专学校,建成思源实验学校、中山小学新校。全部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院,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计生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利益导向推动计生工作的新局面。文体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电视覆盖率和广播覆盖率分别由2005年的93.21%、95.82%提升到2010年的96.15%和98.9%。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等一批文体设施的建成,提升了我们举办大型文体赛事活动承办能力。中国羽毛球冠军表演赛及广场群众性娱乐健身等各项文体活动较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民政事业稳步发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拼搏奉献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一切关心和支持陵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五年,是陵水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五年,也是陵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县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二是农民增收的空间拓展不够,收入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离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仍有距离。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还要加快发展。这些是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改革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陵水过去五年的发展令人振奋,我们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一路前行,我们深深认识到: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年的实践证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抓住机遇求发展,是我们坚定的选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用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开放招商带动全局,推动转型,促进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在服务大局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这些体会和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坚持。

“十二五”时期,是陵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也是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目标、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总体上看,“十二五”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增长方式面临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与低碳经济的浪潮。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既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宏观环境,也带来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陵水自身而言,位于海南南部组团和东线滨海度假休闲旅游发展带上,拥有高品质资源,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必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根据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制定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陵水、和谐陵水、生态陵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趋近30:30: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指标和节能减排指标。
这里,我着重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改善民生作些说明。《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年均增长17%左右,主要是考虑到我县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和转型期,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陵水在生态、资源、区位、政策方面的优势将继续放大,加上“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陵水“十二五”做大规模、提高综合实力奠定了基础。这一指标的制定是务实和积极的,通过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十二五”规划在改善民生上紧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群众的主要需求,提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同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样的目标设计,既能让全县人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望,又能及时享受发展带来的最大实惠。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体制改革、重点民生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贯穿始终。这里我突出强调四个方面的战略任务: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统领,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经济结构,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依托热带生态资源和黎苗风情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海洋主题公园、陵水智慧城、高峰温泉开发区、陵水河沿岸商贸区等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康体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一批具有热带滨海特色和黎苗族风情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到访中心等旅游服务机构,完善应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旅游安全救助体系,建立安全、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二是促进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旅游商贸服务供给体系,促进旅游商贸服务业发展,推动陵水建设成为海南南部的购物中心和美食天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产业,努力构建新型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和海洋资源优势发展体育经济。完善休闲疗养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森林氧吧康复等疗养服务项目。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以培育产业链为目标,加快发展软件研发、服务外包、海洋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惠普亚太能源外包服务研究院等项目。结合陵水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特色,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商品加工业以及与新型工业、休闲度假旅游业和热带现代农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四是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积极创建“国家有机农业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支撑发展和抵御灾害能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文黎景观大道、椰子岛大桥、滨河南北延长线市政工程等关系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善电力、通信、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新村中心渔港二期工程、赤岭港万吨级码头等关系农业发展的项目。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使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开展节水改造工程,重点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缺水问题,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难问题。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信息网络、农村网络“村村通”工程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主要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基本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每户有一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完成城镇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镇和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提高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和计划生育发展水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居民公共安全,增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深化改革,探索制度创新。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改革创新中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一是加快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政策,基本建立起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争取在陵水增设离境退税购物点、游艇停泊口岸和活动区。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政务流程,建立更加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简明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国有投资主体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三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办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分工合理、适应不同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7%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节能减排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目标,加快建设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国际旅游岛建设将给我县旅游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一是继续推进和服务“三湾”开发。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三湾”景区开发企业如期实现年度投资计划。积极引导发展面向岛外市场的旅游房地产,建设一批精品旅游住宅小区,推动旅游房地产健康发展。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联系、跟踪服务责任制度,督促“三湾”景区开发企业年内启动已经规划的所有酒店项目,确保“三湾”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全力打造黎安滨海景区。抓好黎安滨海景区项目开发的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启动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建设集热带海底世界、水上乐园、海洋表演和海洋度假村于一体的高端主题公园,并配置酒店和购物场所。加大新兴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以创意产业为核心配套发展体育、动漫、演艺、会展等特色产业,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建设陵水低碳科技园,全力推进惠普亚太能源外包服务研究院和IT外包服务学院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突出陵水文化元素,在县城建设商品购物一条街,并规划建设两家五星级酒店。改造升级猴岛鱼排餐厅,建设南湾猴岛生态广场,逐步改善新村镇的旅游配套设施,争取南湾猴岛和分界洲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四是继续开展城乡卫生、社会治安、旅游市场三大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城乡脏、乱、差等卫生环境问题,打击“两抢一盗”等社会治安环境问题,规范管理旅游市场,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的陵水。
(二)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较大的投资强度,对于推动陵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2011年,重点实施十大政府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9.08亿元。我们要精心组织,确保县城路网改造、文黎景观大道一期、陵河上游段防洪堤、保障性住房项目等十大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加大项目融资力度,优先保障民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特别是带动企业投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对实施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规范招投标管理,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联系、跟踪服务责任制。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工程建设监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落实质量责任制和问责制。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机农业,重点种植番薯、水稻、木瓜、哈密瓜、西瓜等优势品种,全年新增有机农业认证品牌2个、有机农业面积4000亩,使有机农业面积达到8800亩。充分用好中央补贴资金,引导农民种植橡胶4000亩。扶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抓好文建洋等6个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扶持“三湾”周边失地农民发展大棚种植,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000亩,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9万亩。切实抓好瓜菜产销工作,在稳定面积的前提下,扩大区域优势品种种植面积,确保今年全县瓜菜指导性计划种植17万亩,总产量保持在25万吨以上。二是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抓好农业补贴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实施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扩大农村小额信贷扶持面,为农民扩大生产提供贷款融资平台。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水库除险加固、渠道硬化和田洋整治,提升抗灾防洪标准。扩大农村自来水覆盖面,解决椰林、英州、光坡、提蒙等乡镇部分村庄饮用水难问题,让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加强农村公路硬化、通信设施、“一池三改”、文明生态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四是抓好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建设英州、椰林、光坡、提蒙四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完善相关配套的检测设施。规范农药销售点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高毒、剧毒和高残留农药销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加快做大海洋渔业步伐。继续落实渔船建造补贴及贷款贴息政策,力争新造百吨位渔船10艘,新建200口深水网箱。壮大渔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海洋捕捞向规模化、企业化经营转变。不断完善新村中心渔港各项功能,使其更好地为渔业生产提供服务。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是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继续拓宽路网,完善市区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县城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加大城市执法力度的同时,加强社区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群众素质,使广大群众自觉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加大新村、英州、本号、提蒙、三才等5个乡镇集镇改造扩容升级力度,提高集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农村开发建设试点工作,在去年启动光坡镇港尾村、黎安镇大墩村新农村开发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再启动一批旧村改造试点工作。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保持稳定等安置发展后续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和扶持农民办村经济实体,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解决好农民失地后的生产生活问题。
(五)保障和改善重点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今年要下大力气,努力干成一批老百姓直接受益的实事。一是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今年民生工程的重点。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619套,改造农村D级危房1000户。进一步抓好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工作。二是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将适龄人员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农业人口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在此基础上,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推进非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医疗保障工作,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三是落实已出台的税费减免、公益性岗位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对失地农民和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就业倾斜政策,实现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四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按计划完成校安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扩建职业中专学校,新建一批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将条件成熟的两所乡镇初级中学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五是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成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六是建成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实施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六)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加大重点行业、企业节能监管力度。重点加强对纺织、造纸、橡胶加工等高耗能单位的监督,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大节能灯具推广力度,在建筑、旅游等行业中推广使用太阳能,在农村推广沼气利用等生态能源技术的应用。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全面推广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建筑材料。改造县城污水管网,加强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的运营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发挥最大效益。多方面筹措资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项目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重点在城区的主要道路和城区通往乡镇的道路两旁植树绿化,在山体滑坡及生态脆弱地带造林,打造青山绿水美好家园。
(七)继续实施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是不断提高我县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年仍然要把推进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对电影公司、琼剧团和歌舞团等文化团体进行改制。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制度”,深入开展并完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 “一卡通”和公务卡改革,逐步扩大“一卡通”支付范围。二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提高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对一些事关我县长远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行业和产业项目推行准入制,确保大企业、大项目进入。持续推出一批符合陵水发展需要且市场竞争力强的招商项目,吸引行业的领军企业或品牌企业落户我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理顺项目进入、报建、建设及竣工管理的审批程序,简化和完善投资审批制度,确保项目快速进入并顺利实施。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是完成“十二五”宏伟蓝图和今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施政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与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毫不松懈地抓好维稳工作,妥善解决征收土地、拆迁安置、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网上审批,规范审批行为。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见性。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监管机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陵水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和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以及政府其他专项资金的监管。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权力运行的制约。严厉打击“吃拿卡要”行为,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加处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打造“阳光政府”。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我们走过了五年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陵水发展史上的光辉业绩,奠定了陵水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十二五”发展蓝图业已绘就,新一年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确保实现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支持IPV6

主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314816(网站维护电话)

琼公网安备469028020001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80005  琼ICP备05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