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新村潟湖上的一排疍家渔排。 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历史上的海南疍家棚。杨威胜 摄
海南疍家博物馆展出的疍家渔排内部模型。 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的潟湖内,密集分布着许多船屋,这里是400多户疍家人的家。裹挟着咸味的微风吹过,为船屋上埋头整理网箱的人们送去丝丝清凉。突然,一阵马达的轰鸣声响起,只见狭窄的潟湖水道上,一艘艘交通船驶过,激起的水花甚至飞溅到了鳞次栉比的船屋上。
疍家人临水而居,对他们而言,船就是屋,屋就是船,一艘船的功能早已超出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的范畴。
疍家渔排:
别具一格的“海上村庄”
每天都回船屋上看看,找老朋友们聊聊天,是新村镇海鹰村村民李志明坚持多年的习惯。年过六旬的李志明自小就跟着父母常年居住在船屋上,过着捕鱼捉虾、踏浪逐桨的生活。
有水系就有水上人。在海南,像李志明这样的“水上人”常被称为“疍家人”。他们栖居于水上,以捕鱼、运输、养殖为生,形成了与陆上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对此,《广州杂录》记载称:“疍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而居”。
“所有的船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乡村,这是我没想到也没见过的。他们很神秘,我对这里的文化很着迷!”陵水疍家船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让中国日报社外籍专家Jamal Leron Branford惊叹不已。
在新村潟湖里,一间间疍家船屋毗邻而建。人们从岸上去往船屋,必须坐船。船屋连成片,片又连成村,俨然是漂浮的“海上村庄”。
这些用木板、泡沫搭建的船屋也被当地人称作“渔排”。“28年前我从父辈手上接手了这个渔排,当时我用了很好的木头进行重建,一室一厅一厨房足够一家人居住使用。”新村镇海燕村村民邢益诗介绍,建造渔排需使用厚长耐水的平直木板构架出一个个框格,木板固定在泡沫球上,框框相扣,再用铁丝或粗尼龙绳固定建好“地基”;长条形、开放式的屋檐下用上好的木头制作地板,刷上黄油漆,摆上简易桌椅,就是疍家人闲时或躺或坐的纳凉处。
海南日报记者走进邢益诗家的渔排,发现里面空间不大,却处处显出主人的匠心。最上一级是用木板搭建的居室,居室是客厅、卧室两用,隔开的小空间是温馨的卧室,开放式的客厅内电视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比居室矮一级,有一个面积较小的台子直对着网箱,上面摆放着茶台,这是邢家人待客的“议事堂”;居室旁的小隔间,是一个简易厨房,平时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出自这里。
小小渔排,空间不大,却承载着疍家人的温暖记忆。“儿时我们放学回到家,拿上鱼钩坐在屋檐下,不一会儿就能钓到许多鱼,用清水简单烹饪,家里的晚餐就有着落了,饭后听奶奶唱咸水歌,学习疍家绣,特别快乐。”海鹰村村民、陵水疍家渔排协会秘书长李小丹回忆道,对于顽皮的男生,依水而建的渔排是玩捉迷藏的好去处,他们随便一个下潜,就能让同伴寻觅良久。
疍家棚:
水上人家的早期居所
“疍家人临水筑居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大家看到的渔排,以前是疍家棚屋。”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说。
据了解,清雍正以前,船就是疍家人的居所,朝廷不允许疍家人建造房屋。雍正年间,疍家人获准临水而居,疍家棚应运而生。
“疍家泛指我国沿海水上居民,他们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粤西沿海,闽东沿海和闽江流域,闽南厦门鹭江和泉州晋江流域,其他闽、粤、桂、琼、浙沿海地区亦有分布。海南疍家人居住的棚屋一般被称为‘疍家棚’,主要是离水的干栏式建筑。”海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陈江认为,海南的疍家棚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时期,海口、三亚、陵水、临高等地都有分布,除了临海而建的疍家棚,还有一些疍家棚建在内河附近,海口的美舍河、南渡江附近都曾有疍家棚分布,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多地建有大量疍家棚。
“听父辈们说,他们最早在新村潟湖建疍家棚,主要是为了顺应出海捕鱼的实际需求,临水而居,方便自家的渔船泊靠。早期的疍家棚是非常简陋的,最初以停靠在岸边不能出海作业的旧船为居所,后来搭建竹木结构的简易高脚棚,原材料多为易得、价廉的木头。”郭玉光回忆道。
传统的疍家棚一般都是傍岸临水架设,半悬于水上,底部以结实牢靠的木头为桩,用羊角木、牛筋木、黄牛婆木、石夹木、麻黄木等防腐防水的木料直插水底,搭成稳固的平架。平架上面是用竹木搭垒成的简易单层居所,常见的造型为四方围三角顶,普遍采用椰子叶交叉编织成的席片作外围,棚顶以茅草覆盖遮挡,门窗则由削扁的竹片编织而成。疍家棚大都门朝水开,这样便于人员登船、下船。
疍家棚不仅建筑风格有特色,它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疍家人的智慧。考虑到风浪因素,疍家棚往往都不是很高大,从地板到棚子围墙顶端的高度基本上在2.3米到2.5米之间。三角形的屋顶,往往做成30度角的倾斜面。“屋顶斜度太高,容易被台风吹走;太低有失美观,人也住得压抑;坡度太平,则容易导致渗水漏水,非常有讲究。” 陈江说。
生产方式:
从出海捕捞到网箱养殖
清光绪《崖州志》记载:“疍民,世居大疍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子罕事农桑,惟缉麻为网罟,以渔为生,子孙世守其业。”出海捕鱼,是疍家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也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不过,随着渔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网箱养殖成为更多疍家人的选择。
9月19日,看着在网箱中畅游的一条条鲷鱼,邢益诗脸上带着笑意。经过10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年底他将迎来收获季。
每天早上起床后,邢益诗夫妇会准备好饵料,逐一给42个网箱中的鱼投放饵料,紧接着,他们还要检查每个网箱的清洁度,及时把不干净的网箱拉出水面清洗。“一个网箱大约有3万到4万尾鱼苗,基本上都是每年4月放苗,12月至次年5月陆续收获,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有几十万元收入。”邢益诗说,虽然日复一日从事养殖很辛苦,但养殖已成为他家主要的收入来源。
目前,海鲜养殖是海南疍家人的重要产业。渔排的网箱内,龙虾、石斑鱼等名贵海鲜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成为国人海鲜大餐的重要来源。
“最早的疍家海鲜养殖,是因为疍家人出海捕捞渔获较多一时无法售完,就暂养等待好时机卖个好价钱。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外先进养殖技术的传入,不少海南疍家人开始尝试养殖章红鱼等。”李小丹说,她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海运能手,经常收购章红鱼等海鲜销往东南亚国家。
聊起渔排上的生产生活,郭玉光打开了话匣子。“疍家儿郎都喜水,以前,他们常三五成群去海里抓好看的热带鱼,抓到了就立即前往收购点销售,往往一条鲜活的热带鱼可以卖3元到5元,一周忙下来也能赚20元到30元零花钱。”郭玉光透露,新村潟湖内本来设置了8个养殖区,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目前养殖区数量已减至4个。
“我是疍家人,真的很勤奋,每天都出海……”哼起奶奶教的疍家咸水歌,看着穿梭于水道上的渔船,李小丹眼中充满了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