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广东按察副使涂棐丕振琼州称涂公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3-11-13 11:45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分享到:
微信
X

明代,牛岭是海南岛交通的天堑,涂棐任上开通了这段驿道。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涂棐题写的琼州府城南门“定海门”石匾。 本报记者 陈耿 摄

明代正德《琼台志》对涂棐在琼政绩的记载。 何以端 提供

常言道: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海南史上良吏、能吏不少,他们为百姓做了好事,身后受到百姓怀念,有的入地方志“名宦”代代相传,有的被百姓建“去思亭”甚至建专祠配享。其中,明代成化七年至十二年(1471—1476)任广东按察副使分巡琼州的涂棐,就是特别出色的一位。

治理海南岛——

“牛马满野,夜户不闭”

明代的按察副使,主要职守是监察官风,巡察刑名、诉讼,促进良性吏治。涂棐是明代第一位奉玺书整饬海南兵备的副使,即兼任分巡兵备道,督政、督财、督军,从他实际管辖的政绩表述看,还兼了督学(虽然副使兼督学的制度是万历年间才开始的),对当时面临严重社会危机的海南,可谓肩负治乱全责。

正德《琼台志》对涂棐的评价字数不多,却大有分量:“涂棐,副使,丰城人。海南分巡给敕整饬兵备自棐始。兴励学校,文风丕振。发奸擿伏,官吏侧足。严军政而兵备大修,催土奸而化黎归籍。躬亲巡历,所至动摇。牛马满野,夜户不闭。修建一切公廨。后墙覆,或经风飓残落,而间架固存。品有为能吏,自开道以来罕有……至今乡落黎峒,开口称涂公。”

该志对这位“开道以来罕有”能吏的政绩记载,总共不下数百处,主要集中在修造廨署、各地儒学、桥梁道路、兵防设施等。相关记载中有提及涂棐的,也有不提及的,从修建年份就可知道。就治琼官吏而言,完全可以说涂棐是传世海南史料中被记载功业最多、分量最重者,没有之一。

涂棐在一手抓军政要务,一手促进教化这些大事的同时,对本土人才也非常重视,大力挖掘抬举。他没什么架子,一些身份低微但技艺卓越的民间手艺人被他发现,就会得到破格重用,而且平等互动。擅长碑文书写和镌刻的杨杲,以及巧手木匠姜能,都曾是他的座上宾。

在众多具体记载中,我们看到这位副使文武兼备,夙夜匪懈,将早已疲敝的公廨建筑尽行修缮;他既才思博学真性情,又敢于阵前喝斩惰将,振纪肃军平乱;他开始摸到治琼“牛鼻子”,即治琼必先安黎,安黎必先抑霸;他治下严明,宵小收敛,百姓安乐,甚至“牛马满野,夜户不闭”——这在古代海南乡野,简直是民众梦寐以求的环境。他身后,民黎百姓无不追怀感戴,“乡落黎峒,开口称涂公”——对于历代海南高官,这种怀念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完善硬件设施——

创建社学 整治道路

涂棐按琼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果,是经过多方努力的。

官方硬件设施疲敝,妨碍管治和教育功能的实施,是普遍存在的老问题,涂棐针对硬件既大刀阔斧,又有条不紊地予以重修或扩建。治琼根本,在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水平迫在眉睫,但当时海南学校状况相当窘迫,房舍破败。涂棐首先改善学校,任上全琼各州县儒学除昌化县外都得到重修、扩建甚至易地新建。丘濬、邢宥等先贤对家乡儒学巨变深表欣喜,大加赞扬,多次作《记》,仅《琼台志》收录在案的就有十余篇。

涂棐又趁热打铁,在按琼第一年海南粮食丰收的基础上,创设了179所“社学”,即由当地市场税收而非官费维持的学校,分布全琼,仅琼山一县就设了81所,官民并举扩大青少年受教育机会,成为大规模创设海南民间教育第一人。

驿道、驿传是管治和商旅命脉,涂棐对全琼一百多座铺舍,“总修一新”。全面整治道路,新修坚固石桥甚多,《琼台志》中,各州县木桥在涂棐时代“甃之以石”的记载简直随处可见,这无疑大利通商,大利民生。当代万宁市、陵水县的界山大牛岭(海拔976米)、小牛岭(海拔424米),山海相逼,是全琼环岛陆路中唯一必须涉海处,人行险象环生,辎重根本不能过,这个断口紧掐商旅咽喉。无论从交通还是战防角度看,牛岭驿道都堪称海南古代的控制性工程,这块“硬骨头”一直无人敢碰,就是在涂棐手里啃下来的,直到清末民初依然在用,石板道赫然,碑记也还能辨认。琼南的最大天险——回风岭驿道,由崖州知州徐琦做过重要的线路改良,也在涂棐任内。

民以食为天。涂棐在郡治及各州县遍设储粮防灾的民生工程“预备仓”,这是朝廷早就要求各地施行的利民济民之举,但限于财力或执行力,此前海南一直没有记载,涂棐完成了首创,而且此后继承者甚罕。他又修整多处水利,尤其是重修长达五里的琼山重要水利“滨壅圩岸”,使大片农田受益。在修缮府城城池后,涂棐挥笔“改题各门,东曰体仁,西曰归义,南曰定海”,这是明初扩建府城后唯一的城门改名,他题的“定海门”石匾字迹雄健浑厚。

官方大兴土木最易产生的弊端,一是趁机摊派,增加百姓负担,二是贪污中饱,滋生“豆腐渣工程”。涂棐深知利弊,严控两头。一头是修造资金多为官费,一些项目直接在涂棐行台列支,一些是涂棐礼劝家境富裕的官员捐输。所以,很多宏丽儒学的建造,都是“民弗与知”,完全没向老百姓征敛摊派。另一头是杜绝贪腐蠹蚀,确保质量。在清廉涂棐的监督下,某些官吏即使有二心,也不敢公然出手。

涂棐监管的这些建筑都达到标准,有些即使后来“风飓残落,而间架固存”,台风损毁难免,但建筑骨架依然牢固,修修就可再用。所以,丘濬曾撰文盛赞涂棐施政是“百蠹以消,百废以举,民用宁辑”。

维护黎族百姓利益——

“乡落黎峒,开口称涂公”

涂棐面临海南的社会危机,黎峒方面最为严重,对此他并没有回避。汉黎共处的互动与冲突,归根结底是秦汉以降的州县里甲管治与土著先住民血缘部落传统的互动与冲突,加上常常泛滥的贪官污吏负面因素,矛盾就更易激化了。明代前期,黎峒人多地广。“永乐抚黎”政策实施数十年,黎峒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大增。

宣德四年(1429年)与正统五年(1440年)两次变法,革除了“抚黎流官”和“抚黎土官”,将管治权收归州县,仅保存黎峒基层“土舍”负责领兵和收取赋役,与州县官对接。土舍,全称“土官舍人”,是州县管治进入黎峒的初级形态,难以逾越。土舍类似民地里甲,这一环既不可或缺,但又不同于里甲,因为太易劣化成一方悍霸。

海南官方与明代土舍、清代粮长之类民族首领的合作如何维持,如何引导、制约与优化,直接关系一邑治乱。奸商、贪官污吏加上强势土舍(他们其实也是污吏)的盘剥,往往使黎峒贫苦底层不堪重负,乃至激起民变。成化、弘治后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关键因素往往就是土舍。

涂棐的理黎事迹,虽然《琼台志》黎峒两卷已亡佚,但其他史料仍有不少。其中最突出的事例,是在成化十一、十二年讨平儋州落窑峒之战的重大举措:“土舍赵龙领兵来迟,斩于军门。风闻王道乾漏机,亦绑出将斩,赖州卫为辩救而释”。“漏机”,泄露兵机。涂棐断然以军法处理惰将土舍赵龙,斩将肃军,在海南古代军事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人。

万历年间,朝廷撤销了土舍的设置。《琼台志》载涂棐“催土奸而化黎归籍”,劣变的土舍是把双刃剑,两头通吃,同时就是“土奸”,相当于汉地的土豪恶霸兼了乡长。落窑整军,在涂棐任职的后期出现,显示其意识到黎区治乱的症结在于规范管治土舍,而且有基础有能力出手整治了。因此,史载“至今乡落黎峒,开口称涂公”。

涂棐因何能得此称颂?“喝斩赵龙”给出了部分脚注,说明他敢于压抑强梁,维护良性秩序,以此保护黎峒广大底层百姓,减轻他们的痛苦。所以,即使在黎峒中,他也甚得民心。

(作者系海南省典籍整理与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附件:
网站导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支持IPV6

主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83381301(网站维护电话)

琼公网安备469028020001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80005  琼ICP备05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