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引起贫血、导致发胖、影响健康?
关于献血的几个真相,你需要知道
海南日报海口6月11日讯(记者 马珂 通讯员 李玮)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血液是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的宝贵物质,目前还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因此,献血就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对献血有很多认识误区,总有一些谣言围绕在我们身边,认为献血不好,会导致贫血,还会导致人发胖,更甚者认为会传染疾病等等。那么献血真的有危害吗?6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省血液中心有关专家,为那些对无偿献血仍心存疑虑的爱心人士答疑解惑。
谣言一
献血会引起贫血?
不会。
贫血是种病症,各种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贫血。
参加无偿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5g/L,方允许参加献血。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体内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且通过机体自我调整,血容量会很快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所以,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是不会造成贫血的。
谣言二
献血会导致发胖?
正常情况下,献血是不会直接导致人体发胖,因为造血并不是造脂肪,不能简单将二者对等起来。献血后正常饮食并不会引起发胖。但有些献血者认为自己献血后需要进补,过分摄入,导致营养过剩,这可能是“献血后发胖”的真正原因。
同时,有些人认为献血后要躺平,其实,只要献血后24小时内不进行强度较大的体力活动,注意饮食均衡就可以了。少数人会感觉疲倦,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通常,献血后1—2天即可恢复日常生活。
谣言三
献血会传染疾病?
不会。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采集血液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制度,并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采血环境采用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动态消毒等方式进行消毒,质量管理部门还定期对献血环境进行抽检,以保证环境的安全可靠。血站的采血人员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且每年都会定期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患有经血液传播疾病或是相关病原体携带者,是不能从事采血工作的。采血时使用的采血针头和血袋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一次性用品,按照国家要求用后即销毁,不可能重复使用。所以不会因为献血传染疾病。
谣言四
献血会影响健康?
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 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透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较慢,需要7—10天时间。
谣言五
献血献得越少越好?
我国提倡一次献血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具体献血量会根据献血者的体重、血红蛋白含量及其他健康状况综合考虑。对于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来说,一次性献血400毫升与200毫升没有什么不同。
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规定每次献血200—400毫升,欧美国家一次可以献450—480毫升,这个标准是基于大量医学科学研究和近百年全球献血实践证明提出的,只要按照献血条件和献血注意事项来献血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对于受血者来说,接受1袋400毫升的血液比接受2袋200毫升的血液,发生输血免疫反应、传染疾病的概率从理论上讲要少一倍, 因此对患者也更加有利。
目前我省每天至少需要五百人的爱心奉献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让我们勇敢地迈出脚步,用热血为有需要的病患带去生命的希望。